唐虞之治_唐虞之治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唐虞之治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文言文李德裕

2.张居正字叔大的文言文翻译

3.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翻译

4.任忠文言文

唐虞之治_唐虞之治什么意思

文言文李德裕

       1. 李德裕劾僧文言文翻译

        原文

        唐李德裕镇浙西。有甘露寺主僧,诉交割常住物,被前知事没金若干两,引前数辈为证,递相交付,文籍在焉。新受代者已服**之罪,未穷破用之所。德裕疑其非实,僧乃诉冤曰:“居寺者乐于知事,积年以来空交分两文书,其实无金矣。众人以某孤立,不狎流辈,欲乘此挤之。”裕德恻然曰:“此不难知也。”乃以兜子数乘,命关连僧入对,坐兜子中,门皆向壁,不得相见。各与黄泥,令模前后交付下次金形状,以凭证而形状皆不同,于是劾其诬罔,一一服罪。

        译文

        唐朝的李德裕镇守浙西时,有个甘露寺的寺主,控诉移交常住物时,被前任知事僧吞没了黄金若干两,并引以前几任知事僧作证。他们一任接一任地往下移交,都有文书帐簿。新卸任的知事僧已经承认了**黄金之罪,尚未落实破用之所。李德裕怀疑他说的不是实话,僧人才诉冤说:“住在寺里的僧人,乐于做知事。多年以来,移交的分两文书都是空的,其实早就没有黄金了。众僧人因为我孤立,不亲近他们,想借此陷害我。”李德裕同情地说:“这是不难查明的。”便备了几乘便轿,命令有关的僧人,入见对质。让他们坐在便轿里,轿门都朝着墙壁,互相之间不得见面。各给一些黄泥令他们捏出先后交付下一任知事的黄金形状,用以做为凭证。结果,他们捏出的黄金形状都不一样,于是揭明了他们的诬陷。众僧人一一认罪。

2. “唐李德裕镇浙西”是哪篇古文的开头

        《 唐语林》 刘禹锡云:“韩十八愈直是太轻薄,谓李二十六程曰:‘某与丞相崔大群同年往还,直是聪明过人。

       

        ’李曰:‘何处是过人者?’韩曰:‘共愈往还二十余年,不曾过愈论著文章,此是敏慧过人也。’” 韩十八初贬之制,席十八舍人为之词,曰:“早登科第,亦有声名”。

        席既物故,友人曰:“席无令子弟,岂有病阴毒伤寒而与不洁吃耶?”韩曰:“席十八吃不洁太迟。”人问曰:“何也?”曰:“出语不是当。”

        盖忿其责词云“亦有声名”耳。 以上两例出自刘禹锡之口,刘禹锡和柳宗元都很自负,韩愈和刘禹锡、柳宗元关系还不错,但韩愈反复向宪宗表明他与永贞革新集团的区别,反对永贞革新以讨当权者欢心②。

        刘禹锡在216条记柳宗元《平淮西雅》有妙于韩愈《平淮西碑》之处,由这几条可知,刘禹锡早年仕途顺畅,被王叔文视为宰相之器,但改革触及宦官、藩镇利益而失败,刘禹锡流放偏远之地多年。刘禹锡对韩愈有机会成为御用文士,到最后官运、名声、政治资本比他好,感到不服气,再说韩愈的狂妄是出了名的,宪宗因为韩愈谏迎佛骨一事,生气的不是韩愈批评他,而是用语太重,“愈为人臣,敢尔狂妄(《旧唐书》第420页)”。

        刘禹锡自然可以举几个例子,善意地嘲笑他。《唐语林》里刘禹锡所说的这些事,史书无载,出自刘禹锡之口,使我们对韩愈、刘禹锡有更具体的认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题1:B小题1:D小题1:C小题1:B小题1:略 小题1:此处“礼”应为动词,讲作“以礼相待、礼遇”之意。

        小题1:两处“其”都是代词,他的。A项中第一个“以”是介词,因为,第二个“以”是介词,用。

        B项中第一个“之”是代词,他,第二个“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第一个“乃”是副词,才,第二个“乃”是副词,表肯定,就是。

        小题1:①②⑤是写其仕途如意。小题1:李商隐补为太学博士时,令狐楚已故。

        小题1:(1)“为”“资装”“令”(2)“左迁”“废罢”“未几”语句通顺1分参考译文: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县令。

        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

        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二十岁还不到。

        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

        开成二年,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会昌二年,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得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

        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

        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綯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

        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綯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

        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钱奏,明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綯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

        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干谒令狐綯,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验工部郎中。

        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

        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

        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

        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他弟弟李义叟,也进士及第,累任宾佐。

        李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4. 帮忙翻译一下文言文,谢谢啦宝历中,亳州云出圣水,服之愈宿疾,亦

        翻译:宝历年间,有人说亳州出现圣水,只要喝了圣水之后,很长时间的病也都病愈,而且没有一个不好的,从洛阳到江西的几十个郡县的人,争相向圣水的主人实施金钱,给衣服,以此来换取圣水喝,圣水的主人因此获利千万,人们口口相传,谣言越来越厉害.李德裕当时在浙西,命令手下在集市上召集老百姓,安置一口大锅并且取来圣水,叫人拿来五斤猪肉放到圣水里煮,对老百姓说:“这如果真是圣水,那么猪肉就不会有任何变化.”过了不久,猪肉已经熟烂透了,自此老百姓才群情平复下来,很快散步谣言获利的人的做法也败露了.。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9.B 10.B 11.D 12.(1)所有得来的金银织物等财物,本来都是民脂民膏,怎么能让无功的弄臣戏子随随便便得到恩惠赏赐呢?(“金缯”“固”“膏血”反问语气) (2)南北朝时国家治理不好的原因,就是(士人)文采的华美胜过了他们的本质。

        士人只要用其才干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看他)文章的辞藻呢?(“所以”“文、质”“惟”“文辞”) 解析 9.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B项,“病进士浮夸”中的“病”如解释为“痛惜”就与整句话的意思不符,联系后面的句子“建废其科”可以知道应解释为“厌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先浏览句子所在的段落,把握整体意思;然后品读需要断的句子,寻找断句的标志。“今吐蕃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假令”“臣下”“不……乎”为重要断句标志。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解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

        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

        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致仕”是退休的意思,他是退休后死的,没有死在任上。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解析: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第一句,“金缯”,金银织物;“固”,本来;“膏血”,民脂民膏。

        第二句,“所以”,……的原因;“文、质”,文采、本质;“惟”,只要,“文辞”,文章的辞藻。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翻译一段古文,张居正大传中的

        张居正《与王继津论君臣之义》原文唐虞之世,九官十二牧,师师济济,各效其能,岂必人为禹稷,位皆百揆,而后惬于心哉?诚欣于时世之遇也。

        方今尧舜在上,属任忠贤,仆躬履贯鱼之行,寤寐孜孜,用天下贤者,效之于上。士生于今,义无所逃,以其时则可矣。

        公乃独傲然远引,慨慕巢由,嘲哂禹契,欲自越乎不可逃之分,而背乎不易得之时,此愚蒙之所未譬也。虽然,人各有志,何可相强?聊为道其区区如此,惟高明裁之。

        译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天下)设有九个中央大官十二个州的官员,人才济济,(大家)各自(为国家)效力,岂能人人一定都称为大禹、后稷,职位都在宰相,而后才能心里痛快呢?实在是为遇上这样美好的时代而高兴啊。如今像尧舜一样的圣君在上,任用忠心贤明之人,我亲身履行向皇帝推荐贤才的职责,日夜勤勉,任命天下的贤才,为皇上效力。

        士人生在当今的时代,在道义上无所逃避,根据时势来做就可以了。您却高傲地远游,慨叹仰慕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嘲笑夏禹和契那样的贤才,自己想逃过不可逃避的本分,而背弃不易遇到的美好时代,这是愚昧不明的心还没有通明啊。

        虽然这样,但是人各有志,怎么能够勉强您呢?暂且为您说一说我如此的心意,只希望高明的人来裁断是非吧。注释1、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 虞之际,于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宋刘过《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唐虞时代以前。”

        2、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汉书·刘向传》:“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颜师古注:“《尚书》:禹作司空,弃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乐,龙纳言,凡九官也。”唐杜牧《上李太尉论 *** 书》:“虽九官事舜,十人佐周,校于太尉,未可为比。”

        后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南齐书·乐志》:“六典联事,九官列序。”

        宋叶适《纪纲一》:“自尧舜已来,外有岳牧,内有九官,一以制度,颁以文告。”3、十二牧:传说中舜时十二州的长官。

        《书·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蔡沉集传:“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明唐顺之《廷试策》:“虽哲如尧舜,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

        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恺之贤,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后泛指古代地方长官。

        清魏源《〈圣武记〉叙》:“尝观周、汉、唐、宋、金、元、明之中叶矣……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于灌莽也。”4、师师:众多貌。

        宋苏轼《紫宸殿正旦教坊词》:“欲识太平全盛事,师师鵷鹭满云台。”章炳麟《肃政箴》:“师师群吏,布在九共。”

        5、济济: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毛传:“济济,众多也。”唐卢纶《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李劼人《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6、百揆(kuí):总理国政之官。《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蔡沉集传:“百揆者,揆度庶政之官,惟唐虞有之,犹周之冢宰也。”《旧唐书·代宗纪》:“唐虞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

        宋王安石《夔说》:“将有治于天下,则可以无相乎,故命禹以宅百揆也。”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昔者帝舜起匹夫,摄百揆。

        及为天子,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好问,好察迩言。”7、惬心:快心,满意。

        《后汉书·杨彪传》:“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诛甫,天下莫不惬心。”唐元结《游潓泉云泉上学者》诗:“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常有一词作成,自己亦既惬心,似乎不必再改。”8、属任:委任,任用。

        《史记·萧相国世家》:“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项王喑呜叱咤,千人皆靡,然不能属任贤将,特匹夫之勇耳。”

        宋苏辙《论张颉不可用札子》:“臣屡以为言,而朝廷属任义问之意不衰。”清徐乾学《通议大夫纳兰君墓志铭》:“于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属任之者非一日矣。”

        9、仆:用于自称的谦词,我。10、躬履:亲身履行。

        《孔丛子·嘉言》:“(仲尼)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汉书·宣帝纪》:“孝武皇帝躬履仁义。”

        《北史·裴侠传》:“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11、贯鱼:《易·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王弼注:“贯鱼,谓此众阴也,骈头相次,似贯鱼也。”高亨注:“贯,穿也。

        贯鱼者个个相次,不得相越,以喻人有排定之顺序……爻辞言:统治者如贯鱼之排定顺序,用宫人而宠爱之,轮流当夕,则宫人不致争宠吃醋,相妒相轧,乃无不利。”后因指以次进御,不偏爱。

        《后汉书·文苑传上·。

7. 文言文牛增儒

        牛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弘之裔。

        幼孤,下杜樊乡有赐田数顷,依以为生。工属文,第进士。

        元和初,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浞俱第一,条指失政,其言鲠讦,不避宰相。宰相怒,僧孺调伊阙尉,改河南,迁监察御史,进累考工员外郎、集贤殿直学士。

        穆宗初,以库部郎中知制诰。徙御史中丞,按治不法,内外澄肃。

        宿州刺史李直臣坐赇当死,赂宦侍为助。具狱上;帝曰:“直臣有才,朕欲贷而用之。”

        僧孺曰:“彼不才者,持禄取容耳。天子制法,所以束缚有才者。

        禄山、朱泚以才过人,故乱天下。 ”帝异其言,乃止。

        赐金紫服,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始,韩弘入朝,其子公武用财赂权贵,杜塞言者。

        俄而弘、公武卒,孙弱不能事,帝遣使者至其家,悉收赀簿,校计出入。所以饷中朝臣者皆在,至僧孺,独注其左曰:“某月日,送钱千万,不纳。”

        帝善之,谓左右曰:“吾不谬知人。”由是遂以相。

        敬宗立,进封奇章郡公。是时政出近幸,僧孺数表去位,帝为于鄂州置武昌军,授武昌节度使、同平章事。

        鄂城土恶亟圮,岁增筑,赋蓑茅于民,吏倚为扰。僧孺陶甓①从城,五年毕,鄂人无复岁费。

        又废沔州以省冗官。 文宗立,是时,吐蕃请和约弛兵,而大酋悉怛谋②举维州入之剑南,于是李德裕上言:“韦皋经略西山,至死恨不能致,今以生羌二千人烧十三桥,捣虏之虚,可以得志。”

        帝使君臣大议,请如德裕策。僧孺持不可,曰:“吐蕃绵地万里,失一维州,无害其强。

        今修好使者尚未至,遽反其言。且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应敌次之。

        彼来责曰:‘何故失信?’赞普③牧马蔚茹川,若东袭陇阪,以骑缀回中,不三日抵成阳桥,则京师戒严,虽得百维州何益!”帝然之,遂诏返降者。时皆谓僧孺挟素怨,横议沮解之,帝亦以为不直。

        会昌元年,汉水溢,坏城郭,坐不谨防,下迁太子少保。进少师。

        明年,以太子太傅留守东都。刘稹诛,而石雄军吏得从谏④与僧孺、李宗闵交结状。

        又河南少尹吕述言:“僧孺闻稹诛,恨叹之。”武宗怒,黜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累贬循州长史。

        宣宗立,还为太子少师。卒,赠太尉,年六十九。

        谥曰文简。参考译文 牛僧孺字思黯,隋朝仆射奇章公牛弘的后代。

        幼时丧父,下杜樊乡有数顷赐田,凭借此为生。擅长写文章,考取进士。

        元和初,参加贤良方正科目的策试,与李宗闵、皇甫浞等人俱列第一。他逐条指责朝政过失,他的言辞毫不避讳,甚至不避宰相。

        宰相大怒,牛僧孺被调任伊阙尉,改派河南,后升至监察御史,连续升迁担任考工员外郎、集贤殿直学士等职。 穆宗初年,他以库部郎中的身份掌管起草诰命。

        调任御史中丞,查办不法之事,朝廷内外肃清。宿州刺史李直臣因贪赃被判死刑,贿赂宦官出面为他求情。

        整理好的案件卷宗呈上,皇帝说:“李直臣有才华,我想宽恕他并任用他。”牛僧孺回答道:“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只不过拿俸禄取悦他人罢了。

        帝王立法,就是用来束缚那些有才干的人。安禄山、朱泚因为才干过人,所以才会谋乱天下。”

        穆宗对他的话感到惊异,于是便作罢。赐给他金紫之服。

        牛僧孺以户部侍郎升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此前,韩弘入朝,他的儿子公武行贿权臣来阻塞别人进言。

        不久韩弘、韩公武相继死去,孤孙年弱不能理事,皇帝派遣使者到他家中,把账簿都收缴上来,核算出入。用来记录贿赂宫中朝中大臣的账目都在,至僧孺名下,唯独有一行小字写道:“某年月日,送户部牛侍郎钱千万,不接受。”

        穆宗赞赏他,对左右侍臣说:“我没有看错人啊!”因此就任命他为宰相。 敬宗即位,牛僧孺被封为奇章郡公。

        当时,宦官掌权,牛僧孺数次上表求任外职。敬宗替他在鄂州设置了武昌军,授予他武昌节度使、同平章事职务。

        鄂州城墙土质不好经常坍塌,每年都要增筑,向百姓征收蓑茅的费用,官吏趁机侵扰百姓。僧孺让人陶土制砖来筑城,五年完工。

        自此以后,鄂州百姓不再年年被征收费用。又废掉沔州的设置来裁减冗官。

        文宗即位,这时,吐蕃请求签订和约终止战争。不久,吐蕃大酋悉怛谋率维州请求归降剑南,李德裕上奏朝廷,说:“韦皋经营西山多年,至死遗憾不能收复此城,今天凭借生羌二千人烧十三桥,直捣敌人的虚空之处(维州),可以实现愿望。”

        皇帝主持君臣大议,朝臣都认为应当依熙李德裕的策略。而僧孺坚持己见不同意,说:“吐蕃国土绵延万里,失掉一个维州城,不会妨碍它的强大。

        现在修好使者尚未来到,就违背誓言。况且中原地区防御少数民族,历来以守信为上,武力应敌为次。

        吐蕃如果来使责问‘为何失信?’(将何以应答)。(况且)吐蕃王赞普就在蔚茹川驻防,如果向东袭击陇阪,率领骑兵经由回中,不到三日便抵达成阳桥,那么京师就处于警戒之势,唐朝即使得到一百个维州又有什么益处!”皇帝认为他说的正确,于是就下诏书让投降的人回去。

        当时的人都认为牛僧孺带着个人旧怨,批评破坏了李德裕的策略,皇帝也认为他用心不公正。 会昌元年,汉水暴涨,冲坏城郭,牛僧孺因为没有谨慎防洪获罪,被贬为太子少保。

        第二年,以太子太傅身份留守东都。刘稹被诛杀后,石雄军吏获得刘从谏(刘稹叔叔)与。

张居正字叔大的文言文翻译

        1. 急求;带有唐的成语和带有伊的成语必须是褒义词的。两个成语可以连在一起说。不要谐音。谢谢大家了~

        唐虞之治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匪朝伊夕 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极言时间之短。

        蒹葭伊人 蒹葭:初生的芦苇。伊人:那个人。指一心寻求思恋而不曾会面的人。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下车伊始 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驰志伊吾 伊吾,今新疆哈密。以之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2. 带唐和魏的谐音的成语

        魏紫姚黄 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

        姚黄魏紫 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魏颗结草 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魏鹊无枝 比喻贤才无所依存。

        心驰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同“心在魏阙”。

        心在魏阙 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

        3. 有哪些带唐开头的成语

       

        唐突西子

        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

        437

        唐哉皇哉

        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

        《后汉书·班畸传》:“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唐哉..

        618

        唐临晋帖

        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

        明·陶宗仪《辍耕录·论诗》:“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

        44

        唐突西施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

        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

        48

        唐虞之治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

        《古文观止·王鏊〈亲政篇〉》:“吴楚材等尾批‘谁谓唐虞之治..

        4. 带唐和杨的谐音成语,最好能唯美点

        扬汤止沸 yáng tāng zhǐ fèi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杨唐芷芾

        5. 求 带唐字的成语 或者寓意好的带唐字的诗句我想起个

        唐字成语 :

        冯唐已老、 唐哉皇哉、 唐虞之治、 唐突西子、回 功不唐答捐、 冯唐易老、 荒唐无稽、 冯唐头白、 唐突西施、 冯唐白首、 求马唐肆、 颓唐不安、 刻画唐突、 唐临晋帖、 求马于唐肆、 求马于唐市、 刻画无盐,唐突西子

        6. 含美和唐的四字成语谐音也可以

        这两个算吗?1、荒唐不经: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

        2、黄粱美梦:含贬义。多用于形容富贵荣华、骤得骤失方面。有时反指好梦;也比喻空想;或破灭了的美好希望。

        7. 求 带唐字的成语 或者寓意好的带唐字的诗句

        唐尧后兮稷契臣。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唐剑斩隋公,□毛属太宗 -----李贺<马诗>

        唐宗宋祖,稍逊 *** 。 ----- *** <沁园春·雪>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白居易<寄唐生>

        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唐时洞,汉时仙。 -----葛长庚<行香子 题罗浮>

        唐人昔未到,古俗此为家 *** 的《沁园春》

        唐宗宋祖

        略输文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 ----苏轼<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

        唐民听伴侣,不复含悲酸。 ----司马光<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虽用其韵而不依>

        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文天祥<平安>

        绣线图存陆晃遥,唐家花鸟棘针描。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翻译

       1. 文言文《明史·张居正传》全文翻译

        《明史·张居正传》原文: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

        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

        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徐阶辈皆器重之。

        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

       

        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严嵩为首辅,忌徐阶,善阶者皆避匿。

        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

        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

        居正以御史在外,往往凌抚臣,痛欲折之。一事小不合,诟责随下,又敕其长加考察。

        御史刘台按辽东,误奏捷。居正方引故事绳督之,台抗章论居正专恣不法,居正怒甚。

        帝为下台诏狱,命杖百,远戍。由是诸给事御史益畏居正,而心不平。

        居正乞归葬父,帝使尚宝少卿郑钦、锦衣指挥史继书护归,期三月,葬毕即上道。居正请广内阁员,诏即令居正推。

        居正因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自强素忤居正,不自意得之,颇德居正,而时行与张四维皆自昵于居正,居正乃安意去。

        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

        左右用事之人多通贿赂。冯保客徐爵擢用至锦衣卫指挥同知,署南镇抚。

        居正三子皆登上第。世以此益恶之。

        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

        于是四维始为政,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新进者益务攻居正。

        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

        帝命司礼张诚及侍郎丘橓偕锦衣指挥、给事中籍居正家。诚等将至,荆州守令先期录人口,锢其门,子女多遁避空室中。

        比门启,饿死者十余辈。诚等尽发其诸子兄弟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

        其长子礼部主事敬修不胜刑,寻自缢死。 赞曰: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文言文翻译: 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年少聪明才思敏捷,十五岁就做了秀才。

        当地的巡抚顾璘认为他的文章不同寻常,说:"张居正是国家的栋梁啊。"不久,张居正在乡试中中举,顾璘解下自己的犀牛皮腰带赠送给他。

        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徐阶等人都非常器重他。

        张居正这个人,长脸眉目清秀,胡须长至腹部。敢于承担责任,自认为是豪杰。

        但是很深沉,胸有城府,别人很难猜测到他的想法。严嵩当首辅,嫉妒徐阶,和徐阶关系好的人都避开了。

        张居正言行自如,严嵩亦很器重他。 张居正执政,把尊崇主权、考核吏职、信守赏罚、统一号令作为主要措施。

        即使远在万里之外,早上下达政令而晚上就要执行。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当逮捕法办,朝廷大臣议论感到为难。

        张居正便提拔任用他的儿子,又派人飞快前往逮捕沐朝弼,他不敢动弹。押到朝廷后,请求宽免死罪,便把他押到南京监禁。

        张居正认为御史到了各省,往往 *** 抚臣,想严厉纠正。御史论事稍有不合意,张居正就加以责骂,又敕令作长期考察。

        御史刘台巡按辽东,误传捷报。张居正准备援引成例章法对他进行督责处罚,刘台上奏章指责张居正专横独断,肆行不法,张居正愤怒至极。

        神宗皇帝特为张居正把刘台逮捕,投入诏狱,命人杖打一百,流放到边远地区当戍卒。由此,众给事中、御史更加畏惧张居正,内心都愤愤不平。

        居正乞归葬父,皇帝派尚宝少卿郑钦、锦衣指挥史继书护卫他归家,为父服丧三月,丧葬完了就上道。居正请求广泛的接受新的阁员,皇帝下诏就命令居正推举。

        居正于是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自强向来和居正不合,没有料想到能入阁,颇感激居正,而时行与张四维皆与居正交好,居正于是安心离开了。

        居正自从夺情后,更加不公纵权。这些官吏的升迁,多由爱憎。

        左右掌权的人多通贿赂。冯保门客徐爵提拔任用至锦衣卫指挥同知,署南镇抚。

        居正三子皆进进士前几名。世人因此更加不喜欢他。

        等到他逝世后,皇帝为此而不上朝,用下谕旨祭九坛的方法表示尊敬,把他当做国家元老和导师。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

        在这时四维才开始主政,言官弹劾篆、省吾,并弹劾居正,篆、省吾都得罪。刚提拔的人更加致力攻击居正。

        诏令夺取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张居正所重用的人,几乎全部被削去官职。

        帝命司礼张诚及侍郎丘橓偕同锦衣指挥、给事中抄居正家。张诚等将要到,荆州守令先期逮捕人口,禁锢其门,子女多逃避空室中。

        等门启开,饿死者十余多人。张诚等尽挖掘其诸儿子兄弟的私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

        其长子礼部主事敬修不能忍刑罚,不久自缢死。 赞(一种文体,主要是评价性文章)说:张居正精于审视时政变化,敢于做改革事。

        神宗刚亲政时,他所作所为扭转衰局振兴危国(隳:原意为毁坏的城墙,此处引申为。

2. 文言文阅读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

        (1)C 贷:宽恕.(2)A “庠序”为名词,作“清”的宾语,与前面结构对称,“庠序”后断句,排除B、C;“不得”是“不能够”的意思,“公卿群吏不得”还缺少谓语,因此,“乘传”是它的谓语,其后断句,排除D.(原文:核驿递,省冗官,清庠序,多所澄汰.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大邑士子额隘,艰于进取.)(3)C 文中是说李成梁奋力作战打退敌人的进攻,积累了很多战功而被封为伯,而戚继光没有说被封为伯.(4)①擢:提拔、重用;驰:迅速;缚:抓;不敢动:省略句,沐朝弼不敢反抗.句子翻译为:张居正提拔重用沐朝弼的儿子,迅速遣使去抓他,沐朝弼不敢反抗.②建竖:建功立业;智:智力;数:权术;乐:愿意.句子翻译为: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答案:(1)C(2)A(3)C(4)①张居正提拔重用沐朝弼的儿子,迅速遣使去抓他,沐朝弼不敢反抗.②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参考译文: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从小聪敏过人,十五岁成为诸生.湖广巡抚顾璘认为他的文章非同一般,说:“这是可以主持国家大事的人材.”不久,张居正参加乡试中举人,顾璘解自己的犀带送给他,并且说:“你日后当腰佩玉带,这犀带不配玷辱你.”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成为进士,改选庶吉士.每天采求国家的典章制度和各种掌故.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 张居正这个人,长脸形,眉目清秀,胡须长至腹部.勇于任事,素以豪杰自许,然而性格深沉,胸有城府,人莫能测.严嵩为内阁首辅时,妒忌徐阶,和徐阶友好的人都躲开徐阶不相往来.张居正却行为自如,严嵩也器重他.升任右中允,掌管国子监司业的事务. 张居正执掌朝政,以尊崇皇权、考核官吏、明信赏罚,统一号令为主.虽然在万里之外,早晨下令,至了傍晚即得到施行.黔国公沐朝弼多次犯法,应当逮捕,朝臣商议以为难办.张居正提拔重用沐朝弼的儿子,迅速遣使去抓他,沐朝弼不敢反抗.沐朝弼到京师以后,张居正请免其死,禁锢于南京.运漕粮的运河修通以后,张居正根据每年赋税都是过了春天以后才起运,河流发水横溢,不是决堤便是干涸,于是采纳漕臣的意见,督令漕船的运军在冬十月运输,到明年初全部发完,减少了水患的祸害.经过长期实行这种办法,太仓库的粮食储备充足,可以使用十年. 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能够运用智谋和权术驾驭他的下属,人们多愿意为他尽力效劳.俺答和明朝 *** 通好,很久没有入犯扰害.唯独小王子的部众十余万人,从东北直至辽东,因没有获得通贡互市,数次入边劫掠.张居正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奋力作战打退敌人的进攻,积了很多战功以至被封为伯,而戚继光的守备设施也甚为周到.张居正都很支持他们,边境晏然无事. 世人都说张居正知人善任.然而他执法非常严厉.查核驿递,裁减冗官,清理学校,淘汰了很多人.公卿和众吏不得乘坐驿站的车马,与外出经商的商人没有区别.因为衙门官员减少,需要依次提升的人总是得不到补缺.大县的学生因名额太少,很难进取.也有很多人埋怨张居正. 不久,张居正患病.神宗皇帝频频颁发敕文询问病情,拿出大量的金钱布帛作为医药费.过了四个月病还没有治愈,文武百官一起设斋建醮为张居正祈祷.南京、陕西、山西、湖广、河南各地的大吏,无不建醮祈祷.神宗皇帝命令张四维等人处理内阁中的琐细事务,大事令送到张居正家里由他决断处理.张居正起初亲自办理,后来因过于疲乏不能一一审阅.到病危时,乞求回乡.到他死的时候,神宗皇帝为之停止视朝,令祭九坛,视他为国公兼师傅.至此时,赠上柱国,谥文忠,命令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监太监护送棺柩回乡安葬.。

3. 翻译一段古文,张居正大传中的

        张居正《与王继津论君臣之义》原文唐虞之世,九官十二牧,师师济济,各效其能,岂必人为禹稷,位皆百揆,而后惬于心哉?诚欣于时世之遇也。

        方今尧舜在上,属任忠贤,仆躬履贯鱼之行,寤寐孜孜,用天下贤者,效之于上。士生于今,义无所逃,以其时则可矣。

        公乃独傲然远引,慨慕巢由,嘲哂禹契,欲自越乎不可逃之分,而背乎不易得之时,此愚蒙之所未譬也。虽然,人各有志,何可相强?聊为道其区区如此,惟高明裁之。

        译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天下)设有九个中央大官十二个州的官员,人才济济,(大家)各自(为国家)效力,岂能人人一定都称为大禹、后稷,职位都在宰相,而后才能心里痛快呢?实在是为遇上这样美好的时代而高兴啊。如今像尧舜一样的圣君在上,任用忠心贤明之人,我亲身履行向皇帝推荐贤才的职责,日夜勤勉,任命天下的贤才,为皇上效力。

        士人生在当今的时代,在道义上无所逃避,根据时势来做就可以了。您却高傲地远游,慨叹仰慕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嘲笑夏禹和契那样的贤才,自己想逃过不可逃避的本分,而背弃不易遇到的美好时代,这是愚昧不明的心还没有通明啊。

        虽然这样,但是人各有志,怎么能够勉强您呢?暂且为您说一说我如此的心意,只希望高明的人来裁断是非吧。注释1、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 虞之际,于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宋刘过《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唐虞时代以前。”

        2、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汉书·刘向传》:“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颜师古注:“《尚书》:禹作司空,弃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乐,龙纳言,凡九官也。”唐杜牧《上李太尉论 *** 书》:“虽九官事舜,十人佐周,校于太尉,未可为比。”

        后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南齐书·乐志》:“六典联事,九官列序。”

        宋叶适《纪纲一》:“自尧舜已来,外有岳牧,内有九官,一以制度,颁以文告。”3、十二牧:传说中舜时十二州的长官。

        《书·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蔡沉集传:“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明唐顺之《廷试策》:“虽哲如尧舜,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

        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恺之贤,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后泛指古代地方长官。

        清魏源《〈圣武记〉叙》:“尝观周、汉、唐、宋、金、元、明之中叶矣……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于灌莽也。”4、师师:众多貌。

        宋苏轼《紫宸殿正旦教坊词》:“欲识太平全盛事,师师鵷鹭满云台。”章炳麟《肃政箴》:“师师群吏,布在九共。”

        5、济济: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毛传:“济济,众多也。”唐卢纶《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李劼人《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6、百揆(kuí):总理国政之官。《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蔡沉集传:“百揆者,揆度庶政之官,惟唐虞有之,犹周之冢宰也。”《旧唐书·代宗纪》:“唐虞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

        宋王安石《夔说》:“将有治于天下,则可以无相乎,故命禹以宅百揆也。”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昔者帝舜起匹夫,摄百揆。

        及为天子,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好问,好察迩言。”7、惬心:快心,满意。

        《后汉书·杨彪传》:“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诛甫,天下莫不惬心。”唐元结《游潓泉云泉上学者》诗:“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常有一词作成,自己亦既惬心,似乎不必再改。”8、属任:委任,任用。

        《史记·萧相国世家》:“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项王喑呜叱咤,千人皆靡,然不能属任贤将,特匹夫之勇耳。”

        宋苏辙《论张颉不可用札子》:“臣屡以为言,而朝廷属任义问之意不衰。”清徐乾学《通议大夫纳兰君墓志铭》:“于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属任之者非一日矣。”

        9、仆:用于自称的谦词,我。10、躬履:亲身履行。

        《孔丛子·嘉言》:“(仲尼)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汉书·宣帝纪》:“孝武皇帝躬履仁义。”

        《北史·裴侠传》:“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11、贯鱼:《易·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王弼注:“贯鱼,谓此众阴也,骈头相次,似贯鱼也。”高亨注:“贯,穿也。

        贯鱼者个个相次,不得相越,以喻人有排定之顺序……爻辞言:统治者如贯鱼之排定顺序,用宫人而宠爱之,轮流当夕,则宫人不致争宠吃醋,相妒相轧,乃无不利。”后因指以次进御,不偏爱。

        《后汉书·文苑传上·。

4. 英文翻译: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明代湖广荆州府人,幼年被称为“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明代湖广荆州府人,

        Zhang Juzheng, Zi Shu, Ming Dynasty, Taiyue, Huguang house Jingzhou,

        幼年被称为“荆州神童”,48岁任内阁首辅,

        Known as the "Jingzhou youth prodigy, 48 year old acted as prime minister,

        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Is the history of the famous politician and reformer.

        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城内东隅,原为“张大学士府”。万历元年,

        Zhang Juzheng's former residence is located in Jingzhou city of the East, "was the big Bachelor house". The first year of wanli,

        张居正为尊藏万历皇帝褒奖他的手书而兴建;后几经兴废。

        Zhang Juzheng built for the statue of Emperor Wanli Tibet praise his hand written by several times after the waste.

        现故居占地十余亩,南北向,前后四重院落,东房西园。

        The house covers an area of 10 acres, from north to south,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r courtyard, Xiyuan East room.

        故居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高低错落,布局严整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the main building with axial symmetry, the level of scattered, neat layout

        乐志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假山翠竹,灵动雅致。

        Le Zhiyuan bridges, bamboo rockery, *** art and elegant pavilions, terraces and open halls.

        游客游于园内,既然了解历史先贤的传奇人生,

        Tourists swim in the park, sinc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legendary life of sages,

        凭吊先贤的丰功伟绩,又能领略南国古典园林之秀色,使人流年往返

        Pay homage sages and valiant record, the taste of Southern beauty of classical gardens, the round-trip time

5. 英文翻译(不要机器翻译):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明代湖广荆

        Zhang Juzheng, Zi Shu, Taiyue, Ming Dynasty Huguang Jingzhou Prefecture People, childhood is called 'Jingzhou prodigy', 48 year old cabi primary auxiliary is the history of the famous politician and reformer. Zhang Juzheng's former residence is located in Jingzhou city of the East, 'was the big Bachelor house'. The first year of Wanli, Zhang Juzheng built a statue of Tibetan Emperor Wanli praise his hand written by several times after the waste. The house covers an area of 10 acres, from north to south,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r courtyard, Xiyuan East room.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symmetrical to the middle axis, scattered high and low, the layout of rigorous; Le Zhiyuan bridges, pavilions, rockery, bamboo, *** art, elegant. Visitors to the park, si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sages of the legendary life, pondered sages of th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the taste of Southern classical gardens of thorn, fleeting round-trip.。

任忠文言文

       陛下您内心私欲太重而又声称广施仁义,却想效法尧舜之治,怎能做得到呢!

       这个句子在翻译,前半句要注意“内”“外”,后半句要注意“奈何”,依上下文意“内”当是“内心”、“外”当是“表面上”,而“奈何”是“怎么”(办得到)。

       1. 贺若敦,河南洛阳人也文言文翻译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若敦,因有武艺忠烈而闻名,在周任官为金州总管,遭宇文护妒忌而杀害。

        临刑时,叫贺若弼来对他说:“我一定要平定江南,但这志向没有实现,你一定要完成我的遗志;而且我是因舌头说话而死,你不可不引以为训。”接着用锥刺贺若弼舌头直到出血,警诫他讲话要谨慎。

        贺若弼少年时精神振奋,情绪激昂,有大志,勇敢而善于弯弓骑马,会写文章,博览群书,在当时很有名声。周齐王宇文宪闻名而很敬重他引他为记室。

        不久以后,被封当亭县公,升为小内史。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对皇帝说“太子不具有做帝王的才能,臣也曾与贺若弼谈论过。”

        皇帝叫贺若弼来问,贺若弼知道太子地位不可动摇,恐怕祸难落到自己头上,就讲假话说:“皇太子道德学问日有提高,没有看到他的缺点。”皇帝沉默不言。

       

        贺若弼回来后,乌丸轨责备他背叛自己,贺若弼说:“君主的口不密则失信臣下,臣下的口不密则生命难保,所以不敢轻易议论。”等到宣帝即帝位,乌丸轨最终被杀,而贺若弼则避免了杀身之祸。

        不久与韦孝宽一起征伐陈朝,攻克数十城,其中多数是贺若弼的计谋。拜官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高祖杨坚为丞相,尉迟迥在邺城作乱,恐怕贺若弼有变化,派长孙平骑驿马去取代他。 高祖称帝,暗有并吞江南的打算,寻找可以担负此重大任务的人。

        高说:“朝廷的大臣当中,从文武才干来说,没有一个比得上贺若弼的人。”高祖说:“您算说对了。”

        于是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委任他平定陈朝的大事。贺若弼很高兴地把这件事作为自己的任务。

        与寿州总管源雄同任官于重镇。贺若弼送诗给源雄说:“交河是骠骑将军的帐幕,合浦是伏波将军的军营,勿使在骐阁上,没有我二人的名字。”

        他献上攻取陈朝的十项计策、皇帝认为很好赐给他宝刀。 开皇九年,大举征伐陈朝,任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

        即将渡江,他用酒洒地祝愿说:“贺若弼亲受皇帝庙算谋略,远处去宣扬国家威望,征伐有罪的人,救民于水火之中,除去凶恶暴虐的罪犯。上天和长江,你们明鉴这一切。

        如果你们想使善人得到福气,坏人得到灾难,那么大军就能顺利渡江;如果事情与这相反,那么我们就在长江葬身鱼腹之中,死也不恨。”早先,贺若弼请求沿江防守的士兵每在交接的时候,必定要集中在历阳。

        于是每次在历阳树立了许多旗帜,军营帐幕漫山遍野。陈朝人以为大兵来攻,征发了全国大部分士兵马匹来防御,过后知道是隋驻防的士兵交替,他们许多征集的士兵也就散走了。

        后来多次这样,以为是平常的事,就不再布置兵力来防备了。到此,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时,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贺若弼袭击陈的南徐州,攻克了,抓获它的刺史黄恪。

        隋军军令严肃,秋毫无犯,有的士兵在民间沽买酒喝,贺若弼立即斩首。他进军驻屯蒋山的白土冈,陈朝将领鲁广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率领强劲士兵抵抗。

        田瑞先攻贺若弼军,贺若弼把他打跑了。鲁广达等军相继进攻,贺若弼军屡屡败退,贺若弼估计他们士兵已经骄傲,而且疲劳就严厉督促将士们殊死战斗,于是大败陈军。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C小题2:A小题3:(1)君主的口不严密则容易失信于臣下,臣下的口不严密则会生命难保,所以不敢轻易议论。

        (2)趁着这个机会,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时,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到他们。小题4:①为人谨慎,从处理太子废立的意见上表现明显;②文武双全,年少时便习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③聪明机智,军事才能出众,在打仗时特别善于动脑筋。

        (① ③点2分,②点1分)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多为一词多义,如果此题仅按一词多义理解则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还要联系上下文看看是否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

        C项“阙”通“缺”,缺点,过失。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文言虚词也在词义上大多是多个义项的,而意义不同是用法(即语法功能)不同的结果。此题考查的均是常用虚词。

        A.因为,介词;B.竟然,却/于是,就 均作副词;C.他的,代词/恐怕,副词;D.尚且/将要,均作副词。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文言翻译要抓住重点实词、特殊句式及其他特殊文言现象,这些既是知识点又是考点。本题重点词语:密,严密;失臣,省略句“失(信于)臣”;身,自己(的性命);济,渡过;弗之觉,倒装句 “弗觉之”。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传主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性格)是由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文言文人物传记多是记载传主的生平事迹,在记载事迹的同时偶有对传主的评价,所以我们逐个梳理传主事迹并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就能找到人物形象特征。

        本文先后记载了以下事迹:贺若弼父亲遇害时对他的遗训,在回答废立太子时对周武帝的“诡对”(表明其小心谨慎);“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文武双全);接受高祖重托吞并江南(表现其军事才能)。参考译文: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若敦,因有武艺忠烈而闻名,在周任官为金州总管,遭宇文护妒忌而杀害。

        临刑时,叫贺若弼来对他说:“我一定要平定江南,但这志向没有实现,你一定要完成我的遗志;而且我是因舌头说话而死,你不可不引以为训。”于是用锥刺贺若弼舌头直到出血,警诫他讲话要谨慎。

        贺若弼少年时精神振奋,情绪激昂,有大志,勇敢而善于弯弓骑马,会写文章,博览群书,在当时很有名声。周齐王宇文宪闻名而很敬重他引他为记室。

        不久以后,被封当亭县公,升为小内史。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对皇帝说“太子不具有做帝王的才能,臣也曾与贺若弼谈论过。”

        皇帝叫贺若弼来问,贺若弼知道太子地位不可动摇,恐怕祸难落到自己头上,就讲假话说:“皇太子道德学问日有提高,没有看到他的缺点。”皇帝沉默不言。

        贺若弼回来后,乌丸轨责备他背叛自己,贺若弼说:“君主的口不密则失信臣下,臣下的口不密则生命难保,所以不敢轻易议论。”等到宣帝即帝位,乌丸轨最终被杀,而贺若弼却避免了杀身之祸。

        不久与韦孝宽一起征伐陈朝,攻克数十城,其中多数是贺若弼的计谋。拜官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高祖杨坚为丞相,尉迟迥在邺城作乱,恐怕贺若弼有变化,派长孙平骑驿马去取代他。高祖称帝,暗有并吞江南的打算,寻找可以担负此重大任务的人。

        高颎说:“朝延的大臣当中,从文武才干来说,没有一个比得上贺若弼的人。”高祖说:“您算说对了。”

        于是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委任他平定陈朝的大事。贺若弼很高兴地把这件事作为自己的任务。

        与寿州总管源雄同任官于重镇。贺若弼送诗给源雄说:“交河是骠骑将军的帐幕,合浦是伏波将军的军营,勿使在骐阁上,没有我二人的名字。”

        他献上攻取陈朝的十项计策、皇帝认为很好赐给他宝刀。开皇九年,大举征伐陈朝,任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

        即将渡江,他用酒洒地祝愿说:“贺若弼亲受皇帝庙算谋略,远处去宣扬国家威望,征伐有罪的人,救民于水火之中,除去凶恶暴虐的罪犯。上天和长江,你们明鉴这一切。

        如果你们想使善人得到福气,坏人得到灾难,那么大军就能顺利渡江;如果事情与这相反,那么我们就在长江葬身鱼腹之中,死也不遗憾。” 早先,贺若弼请求沿江防守的士兵每在交接的时候,必定要集中在历阳。

        于是每次在历阳树立了许多旗帜,军营帐幕漫山遍野。陈朝人以为大兵来攻,征发了全国大部分士兵马匹来防御。

        过后知道是隋驻防的士兵交替,他们许多征集的士兵也就散走了。后来多次这样,以为是平常的事,就不再布置兵力来防备了。

        趁着这个机会,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时,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到他们。贺若弼袭击陈的南徐州,攻克了,抓获它的刺史黄恪。

        隋军军令严肃,秋毫无犯,有的士兵在民间沽买酒喝,贺若弼立即斩首。他进军驻屯蒋山的白土冈,陈朝将领鲁广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率领强劲士兵抵抗。

        田瑞先攻贺若弼军,贺若弼把他打跑了。鲁广达等军相继进攻,贺若弼军屡屡败退,贺若弼估计他们士兵已经松懈,而且疲劳就严厉督促将士们殊死战斗,于是大败陈军。

3. 语文文言文翻译 速求 谢谢大家了

        蔡泽,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行厨炊具又都给别人抢去了,于是蔡泽只好向西到秦国。

        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雎,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蔡泽进见,却只长揖之礼而不下拜,本来早就(惹得)范雎不高兴。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件事吗?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假使像商君、吴起、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范雎料到蔡泽故意引用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以以身殉难,视死如归。活着而受辱没,还不如为节义死去而荣耀。士人本来就有杀身成名的,只要仁义所在,即使死也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商君、吴起、大夫种作为人臣,做得对;但那些君主,却错了。所以,世人称这三人尽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报,难道羡慕他们那样不得好报而白死么!世人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成全吗!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听到这里,范雎称许蔡泽的话。于是请他入坐,待为上宾。

        过后几天,范雎上朝,把蔡泽的情况向秦昭王作了禀报。秦昭王召见蔡泽,同他谈话,大为喜悦,授予他客卿之位。范雎于是托言有病请昭王允许他归还相印。秦昭王新宠蔡泽,于是授予蔡泽宰相之位,并在他的辅佐下灭了东周

4.

        张居正《与王继津论君臣之义》原文唐虞之世,九官十二牧,师师济济,各效其能,岂必人为禹稷,位皆百揆,而后惬于心哉?诚欣于时世之遇也。

        方今尧舜在上,属任忠贤,仆躬履贯鱼之行,寤寐孜孜,用天下贤者,效之于上。士生于今,义无所逃,以其时则可矣。

        公乃独傲然远引,慨慕巢由,嘲哂禹契,欲自越乎不可逃之分,而背乎不易得之时,此愚蒙之所未譬也。虽然,人各有志,何可相强?聊为道其区区如此,惟高明裁之。

        译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天下)设有九个中央大官十二个州的官员,人才济济,(大家)各自(为国家)效力,岂能人人一定都称为大禹、后稷,职位都在宰相,而后才能心里痛快呢?实在是为遇上这样美好的时代而高兴啊。如今像尧舜一样的圣君在上,任用忠心贤明之人,我亲身履行向皇帝推荐贤才的职责,日夜勤勉,任命天下的贤才,为皇上效力。

        士人生在当今的时代,在道义上无所逃避,根据时势来做就可以了。您却高傲地远游,慨叹仰慕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嘲笑夏禹和契那样的贤才,自己想逃过不可逃避的本分,而背弃不易遇到的美好时代,这是愚昧不明的心还没有通明啊。

        虽然这样,但是人各有志,怎么能够勉强您呢?暂且为您说一说我如此的心意,只希望高明的人来裁断是非吧。注释1、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 虞之际,于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宋刘过《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唐虞时代以前。”

        2、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汉书·刘向传》:“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颜师古注:“《尚书》:禹作司空,弃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乐,龙纳言,凡九官也。”唐杜牧《上李太尉论 *** 书》:“虽九官事舜,十人佐周,校于太尉,未可为比。”

        后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南齐书·乐志》:“六典联事,九官列序。”

        宋叶适《纪纲一》:“自尧舜已来,外有岳牧,内有九官,一以制度,颁以文告。”3、十二牧:传说中舜时十二州的长官。

        《书·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蔡沉集传:“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明唐顺之《廷试策》:“虽哲如尧舜,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

        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恺之贤,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后泛指古代地方长官。

        清魏源《〈圣武记〉叙》:“尝观周、汉、唐、宋、金、元、明之中叶矣……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于灌莽也。”4、师师:众多貌。

        宋苏轼《紫宸殿正旦教坊词》:“欲识太平全盛事,师师鵷鹭满云台。”章炳麟《肃政箴》:“师师群吏,布在九共。”

        5、济济: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毛传:“济济,众多也。”唐卢纶《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李劼人《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6、百揆(kuí):总理国政之官。《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蔡沉集传:“百揆者,揆度庶政之官,惟唐虞有之,犹周之冢宰也。”《旧唐书·代宗纪》:“唐虞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

        宋王安石《夔说》:“将有治于天下,则可以无相乎,故命禹以宅百揆也。”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昔者帝舜起匹夫,摄百揆。

        及为天子,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好问,好察迩言。”7、惬心:快心,满意。

        《后汉书·杨彪传》:“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诛甫,天下莫不惬心。”唐元结《游潓泉云泉上学者》诗:“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常有一词作成,自己亦既惬心,似乎不必再改。”8、属任:委任,任用。

        《史记·萧相国世家》:“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项王喑呜叱咤,千人皆靡,然不能属任贤将,特匹夫之勇耳。”

        宋苏辙《论张颉不可用札子》:“臣屡以为言,而朝廷属任义问之意不衰。”清徐乾学《通议大夫纳兰君墓志铭》:“于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属任之者非一日矣。”

        9、仆:用于自称的谦词,我。10、躬履:亲身履行。

        《孔丛子·嘉言》:“(仲尼)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汉书·宣帝纪》:“孝武皇帝躬履仁义。”

        《北史·裴侠传》:“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11、贯鱼:《易·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王弼注:“贯鱼,谓此众阴也,骈头相次,似贯鱼也。”高亨注:“贯,穿也。

        贯鱼者个个相次,不得相越,以喻人有排定之顺序……爻辞言:统治者如贯鱼之排定顺序,用宫人而宠爱之,轮流当夕,则宫人不致争宠吃醋,相妒相轧,乃无不利。”后因指以次进御,不偏爱。

        《后汉书·文苑传上·。

5. 帮帮忙

        这么长的翻译咋不加分。要求加分哈。

        傅潜,是冀州衡水人。宋太宗还呆在藩王府中时(未即位),启用他跟随左右。太宗即位后,任命为殿前左班,三次升迁官至西班指挥使。出征太远,有一天两次被流矢所伤。后来又跟随皇帝出征范阳,为先锋攻打涿州,和契丹人发生战斗,生擒五百余人。第二天,皇帝路过他的军营,看见成堆的契丹人的尸体和遗弃的武器仪仗,高度赞赏傅潜。

        军队凯旋回朝,傅潜被提拔为内殿直都虞侯。皇帝对枢密官(检察官)说:“傅潜跟随我出征有功劳,赏赐他一点(就可以了)。 ”

        宋真宗即位,傅潜拜领忠武军节度使(战略要地设“军”,和明朝的“卫”差不多)。几个月后被召回朝廷任职。咸平二年,又出任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的行营都部署(军区司令)。契丹人大举入侵,靠近边境的城池堡垒都发送紧急求救信,傅潜率领部下的骑兵步兵八万多人,都准备好了铁挝、铁锤(做好了战斗准备),都想争先攻击契丹人。傅潜性格懦弱而不懂用兵之道,命令关闭城门守城,将领有请求出战的,傅潜就恶语斥骂。

        朝廷多次从派遣使臣从小路前来,督促他出战,会同各路军队一起出击,范廷召、桑赞、秦翰等人也多次催促他出战,傅潜都不采纳他们的意见。范廷召等人很气愤,于是嘲笑傅潜说:“你行事犹豫怯懦,简直连女人都不如。”傅潜听了不能回答。都钤辖(可能相当于司号队队长)张昭又多次劝诫傅潜,傅潜笑着说:“敌人声势浩大,我和他拼斗,不过是挫败自己的锐气。”而到不得已时,分派八千骑兵、两千步兵给范廷召,让他在高阳关阻击契丹军队,还许诺要派兵增援。傅潜却留下范廷召等人和契丹人惨烈地战斗而不去支援。

        等后来真宗皇帝将亲自出征,皇帝又派遣石保吉、上官正率领军队从从大名(好像在河北,大名县)前去镇州、定州和傅潜会和。傅潜终究犹豫不决没有发兵,致使敌人侵犯了德州、棣州,又渡过黄河到达淄、齐,劫掠百姓,烧毁房屋。皇帝驻扎在大名却没有收到边境的捷报,而且各将领多次请求增兵,傅潜都不发兵。有打了胜仗的人,傅潜又隐瞒而不上报。皇帝因此大怒,于是派遣高琼独自骑马前往军营取代了傅潜,命令傅潜前往皇帝的临时住所。

        到行宫后,傅潜就被交给了御史府(最高法院),命令钱若水(人名。可能是最高法院院长),这个案件和参劾案件一样处理,一个晚上就审理完毕。

        百官讨论,按照法律傅潜应该斩首,很多跟随皇帝出征的大臣上书请求诛杀傅潜。皇帝赦免了他的死罪,下诏书撤除傅潜的官职和爵位,和他的家人一起流放房州。傅潜的儿子担任内殿崇班,同样处罚,撤除了他的职责并和他父亲流放到同一个地方,也没收了他的财产。

        咸平五年,碰上皇帝大赦天下,傅潜迁移到汝州。景德初年,被起用为汝州团练副使(市公安副局长),后改任左千军上将军(可能相当于军长),分管西京(洛阳?)守备。大中祥符(四个字一起,是一个年号,1008-1016)四年,皇帝西巡到洛阳,于是命他随同回京城(开封),提拔为监门大将军(京城城管的头子),归还了他以前被没收的房屋。过了些时候,任命他为左金吾街仗(皇帝礼仪队队长)。天禧元年,挂了。

        这人太龊了,按兵不救,该杀。

        看我翻译的多认真哦。强烈要求加分呵呵。

6. 文言文阅读 源熊,自世略,西平乐都人也

        源雄,字世略,西平乐都人也。祖怀、父纂,俱为魏陇西王。雄少宽厚,伟姿 仪。在魏起家秘书郎,寻加征虏将军。属其父为高氏所诛,雄脱身而遁,变姓名, 西归长安。周太祖见而器之,赐爵陇西郡公。后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改封朔 方郡公,拜冀州刺史。时以突厥寇边,徙雄为平州刺史以镇之。未几,检校徐州总 管。

        及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时雄家累在相州,迥潜以书诱之,雄卒不顾。高祖 遗雄书曰:“公妻子在邺城,虽言离隔,贼徒翦灭,聚会非难。今日已后,不过数 旬之别,迟能开慰,无以累怀。徐部大蕃,东南襟带,密迩吴寇,特须安抚。藉公 英略,委以边谋,善建功名,用副朝委也。”迥遣其将毕义绪据兰陵,席毗陷昌虑、下邑。雄遣徐州刺史刘仁恩击义绪,仪同刘弘、李琰讨席毗,悉平之。

        陈人见中原多故,遣其将陈纪、萧摩诃、任蛮奴、周罗?、樊毅等侵江北,西 自江陵,东距寿阳,民多应之,攻陷城镇。雄与吴州总管于顗、扬州总管贺若弼、黄州总管元景山等击走之,悉复故地。东潼州刺史曹孝达据州作乱,雄遣兵袭斩之。 进位上大将军,拜徐州总管。后数岁,转怀州刺史,寻迁朔州总管。突厥有来寇掠, 雄辄捕斩之,深为北夷所惮。

        伐陈之役,高祖下册书曰:“於戏!唯尔上大将军、朔方公雄,识悟明允,风 神果毅。往牧徐方,时逢寇逆,建旟马邑,安抚北蕃。嘉谋绝外境之虞,挺剑息韦 韝之望。沙漠以北,俱荷威恩,吕梁之间,罔不怀惠。但江淮蕞尔,有陈僭逆,今 将董率戎旅,清彼东南,是用命尔为行军总管。往钦哉!”于是从秦王俊出信州道。 及陈平,以功进位上柱国。赐子崇爵端氏县伯,褒为安化县伯,赐物五千段,复镇 朔州。二岁,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卒于家,时年七十。

        子崇嗣,官至仪同。大业中,自上党赞治入为尚书虞部郎。及天下盗起,将兵 讨北海,与贼力战而死,赠正议大夫。

7. 文言文《隋书 源雄传》翻译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被高氏杀害时,源雄逃跑了,改姓换名,西归长安。

        周太祖见了,非常器重他,赐封他为陇西郡公。

        以后跟随周武帝攻打齐国,因为有功,源雄被授予开府,改封为朔方郡公,并被拜为冀州刺史。

        那时突厥族侵犯边境,朝廷于是就调遣源雄为平州刺史,以镇守边境。

        不久,他检校徐州总管。

        高祖做丞相时,尉迟迥谋反叛乱。

        那时源雄一家长期居住在相州,尉迟迥暗地里用书信引诱他一同谋反,源雄始终不理会。

        高祖送给源雄书信说:“你的妻子和儿女都在邺城,虽说与你暂且分开,但是只要铲除消灭了盗贼刁徒,你们一家团聚相会是不难的。

        这以后,也不过是几十天的分离,晚些时候你们全家就能欢聚,不要因此而过度思念。

        徐部这个大州县,是东南方的军事屏障,而且接近吴地敌寇,须特别安抚。

        凭借你的雄才伟略,委任你镇守边塞的重任,好好地建功立业,你是不会辜负朝廷的委任的。”尉迟迥派遣他的将领毕义绪据守兰陵,席毗攻陷了昌虑和下邑两地。

        源雄便派遣徐州刺史刘仁恩攻打义绪的部队,并调遣仪同刘弘、李琰一齐攻打席毗的军队,全部平定了叛军。

        陈朝人看见中原多战事,派遣将领陈纪、萧摩诃、任蛮奴、周罗目侯、樊毅等侵犯江北,西面起自江陵,东面到达寿阳,许多民众也都起来响应,攻陷了沿江的许多城镇。

        源雄与吴州总管于岂页、扬州总管贺若弼、黄州总管元景山等打败了陈朝军队,全部收复了失地。

        后来,东潼州刺史曹孝达据州县叛乱,源雄派遣军队袭击并处死了曹孝达。

        源雄晋升为上大将军,被拜为徐州总管。

        几年后,调任怀州刺史,不久,升为朔州总管。

        突厥族来侵犯扰掠,源雄就捕捉并斩处了他们,深为北方夷人所惧怕。

        讨伐陈朝时,高祖下策书说:“啊!只有你上大将军、朔方公源雄,才识高明,判断正确,而且作风迅奇,果敢坚毅。

        以前掌管徐部这个地方,当时遇到反贼造反,在马邑就已立下了军功,并安抚了北方的少数民族。

        你的奇谋断绝了外寇入侵的忧患,拔剑平息了境内刀兵的骚扰。

        沙漠以北的地方,都承受了你的恩德,吕梁之间的百姓,没有人不感怀你的恩惠。

        只是江淮这小地方,陈固僭越叛逆。

        你现在率领正义的军队,到东南方去清除他们,因此就任命你为行军总管。

        你就去吧!”于是跟从秦王杨浚前往信州。 等到平定了陈地,因为军功,源雄晋升为上柱国。

        高祖赐封他的儿子源崇为端氏县伯,源褒为安化县伯,赏赐布帛五千段,继续镇守朔州。

        过了两年,源雄向皇上上表请求退休,被征召回到京城,最后死在家里,时年七十岁

       好了,今天关于“唐虞之治”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唐虞之治”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