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_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果您有关于修身齐家的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来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1.修身齐家治国中的修身齐家是什么意思?

2.修身,立业,齐家,平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修身齐家的意思是什么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意思

5.修身齐家治国的原文是什么

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

修身齐家_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中的修身齐家是什么意思?

       意思: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出处: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原道》。

       原文节选: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

       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译文:五帝与三王,他们的名号虽然不同,但他们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是相同的。夏天穿葛衣,冬天穿皮衣,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这些事情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同样是人类的智慧。如今道家却说:“为什么不实行远古的无为而治呢?”

       这就好象怪人们在冬天穿皮衣:“为什么你不穿简便的葛衣呢”或者怪人们饿了要吃饭:“为什么不光喝水,岂不简单得多!”

       《礼记》说:“在古代,想要发扬他的光辉道德于天下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他的国家,一定要先整顿好他的家庭;要整顿好他的家庭,必须先进行自身的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必须先使自己具有诚意。”

       可见古人所谓正心和诚意,都是为了要有所作为。如今那些修心养性的人,却想抛开天下国家,灭绝天性,做儿子的不把他的父亲当作父亲,做臣子的不把他的君上当作君上,做百姓的不做他们该做的事。

       孔子作《春秋》,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承认他们是中国人。《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诗经》说:“夷狄应当攻击,荆舒应当惩罚。”如今,却尊崇夷礼之法,把它抬高到先王的政教之上,那么我们不是全都要沦为夷狄了?

扩展资料

       在《原道》中,韩愈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他对儒道的理解:“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为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以此为据,他批评了道家舍仁义而空谈道德的“道德”观。

       他回顾了先秦以来杨墨、佛老等异端思想侵害儒道,使仁义道德之说趋于混乱的历史,对儒道衰坏、佛老横行的现实深表忧虑。

       文章以上古以来社会历史的发展为证,表彰了圣人及其开创的儒道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功绩,论证了儒家社会伦理学说的历史合理性,并以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对比。

       批评了佛老二家置天下国家于不顾的心性修养论的自私和悖理,揭示了它们对社会生产生活和纲常伦理的破坏作用,提出了“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的具体措施。

       《原道》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提出了一个“道统”的授受体系。韩愈在重申了儒家的社会伦理学说后,总结说:“斯道也,何道也? 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宋儒所乐道的“道统”的形态即由此而来。

       关于韩愈的“道统”说,《原道》最直接的打击对象是佛老,韩愈所要诛的“民”,也是士农工贾四民之外的佛老二民,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原道》的指责显然是不合适的。韩愈从国计民生的角度指责佛老破坏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这种基于现实功利的批判无疑是有力的。唐代的僧道不纳赋税,不服徭役,所以逃丁避罪者,并集于寺观,“至武宗会昌灭佛时,官度僧尼已达二十六万多人”。

       《原道》强调“君君臣臣”的等级秩序,还隐隐地将矛头指向了另一个强大的对手,藩镇。对于这一点,陈寅恪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已经揭示。

       他认为,韩愈在文章中屡申“夷夏之大防”,其中实包含着对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的深忧,因为安史是“西胡杂种,藩镇又是胡族或胡化的汉人”。此说虽有理,似略显迂。相比之下,倒是蒋凡先生之说更为显明。

       《原道》中说:“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诛。”藩镇割据之地,朝廷政令不行,租赋不入,这样的乱臣贼子,正在可诛之列。只是由于当时藩镇势力正炽,才不得已以曲笔加以诛伐《原道》之作,实有着强烈的干预现实的用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原道

修身,立业,齐家,平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自《礼记·大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意思是修养自身品性,管理好家庭;治理好所在的地区,使天下太平。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扩展资料: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

       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的意思是什么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物格而后知至的译文为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意思

       修身齐家的解释是: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

       修身齐家的解释是: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年代是古代成语。感情色彩是中性成语。繁体是修身齐家。拼音是xiū shēn qí jiā。结构是联合式成语。

       关于成语修身齐家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出处 点此查看修身齐家详细内容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亲,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训教你儿者。”

       二、示例

       宗璞《东藏记》:“大至治国兴邦,小至修身齐家,归根到底都得靠自己。”

       三、语法

       修身齐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修身齐家的成语接龙

       修身齐家、家道消乏、乏善足陈、陈遗饭感、感物伤怀、怀银纡紫、紫芝眉宇、宇量深广、广陵散绝、绝长继短、短刀直入

       修身齐家的成语翻译

       英语: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 and manage the family's affairs well

       修身齐家相关成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公修公德,婆修婆德、修修补补、修齐治平、齐齐整整、整整齐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修身洁行、慎身修永、束身自修、束身修行、修身慎行、修身养性、修身立节、齐家治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治国齐家、身做身当、一身作事一身当、一身做事一身当

       修身齐家相关词语

       修身齐家、修齐治平、修齐、等身齐、修身得道、修身立节、修身洁行、慎身修永、修身慎行、束身自修、修身养性、束身修行、修身自强、侧身修行、严以修身、修身、治国齐家、齐家治国、出家修行、出家修道

       修身齐家的成语造句

       1.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党,以交朋友。

       2.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家就一条规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对女子而言做好前面两个即可。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耕耘文明,收获幸福,修身律己,文明大同!

       4.学一些做人的道理,虽不能入圣超凡,也可修身齐家做一个好人。

       5.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齐治平四字。

       6.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自己都朝不保夕,又何谈什么大理想。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修身齐家的详细信息

修身齐家治国的原文是什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是:先修养品性,才能管理家庭,才能治理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此句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敏返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耐猛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先进行自我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桥亩饥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平民,一切都以修身为根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谓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之本,此谓之至也。

       译: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到平民。其本乱而末治者;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欲正其心者,否矣。其所谓厚者薄,却要他整治家族,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之本,此谓之至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意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指一个人能完善自己,就能经营好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也能经营的不错的人,也能把国家治理好。连国家都能治理好,那么他也一定能帮助统治者平定天下。

一、释义:

       1、修身: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

       2、齐家:就是管理好卿、大夫的采邑。

       3、治国:就是治理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国家。古代的诸侯国是要对周王室负责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邦”。

       4、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二、出处

       选自南宋的曾参《礼记·大学》。

三、分类

       儒家经典。

四、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时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采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采邑,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

       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文赏析:

       全文在阐释平天下在治其国的主题下,具体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君子有絜矩之道。二、民心的重要性: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末。四、用人的问题: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五、利与义的问题: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所谓絜矩之道,是与前一章所强调的恕道一脉相承的。

       儒家"平天下"的意思是指要达到天下均平的社会理想状态,更多的是指一种在等级秩序基础上的平等和公平。

       意思是先修养品性,才能管理家庭,才能治理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

       修身:简单地说,就是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

       齐家:就是管理好一个家族、成为宗族的楷模,效仿学习的样板。

       治国:就是治理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国家。要知道,古代的诸侯国是要对周王室负责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邦"。

       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

       1、原文白话翻译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修身齐家”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