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而不校的意思_犯而不校的意思解释
非常感谢大家对犯而不校的意思问题集合的贡献。我会努力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希望这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1.犯而不校的意思
2.犯而不校意思解释
3.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
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是什么意思
犯而不校的意思
有关犯而不校的意思整理如下,可供参考。犯而不校的网络解释:犯而不校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àn ér bù jiào,意思是指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出自先秦·孔子《论语·泰伯》。
犯而不校的简单释义:
别人触犯自己也不计较。
亦作:犯而勿校
犯而不校的成语解释:
犯而不校
解释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出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示例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近义词唾面自干
反义词针锋相对、以眼还眼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犯而不校意思解释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自己才华横溢、知识渊博,却能向远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有知识、有才能,却谦虚得好似没有一样,从不计较别人的无理冒犯。从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这是曾子对老朋友的回忆,“昔日吾友”指的是颜回。
颜回已经去世了,曾子有一天感慨说,有一种很难达到的状态,他的老朋友颜回能够做到。
“以能问于不能”,意思是一个很能干的人愿意去向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与“不耻下问题”的意思相同。
“以多问于寡”,是说他有很高的学问,却愿意去问比自己学问低的人。
这是装的吗?当然不是!颜回是真心实意的请教,为什么他愿意这样不耻下问呢?原因是所有人都会有知识盲区。
我们看很多电视竞答节目就会发现,很多参赛者都非常厉害,博古通今,知识量丰富,但有时竟然会被一道很简单的题目难住。
好比你读到了博士,去请教一个初中毕业的技术工人如何修理自行车,也没什么张不开嘴的,因为在修自行车这件事情上,对方就是比你强的多。
术业有专攻,要能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保持一颗空心,你就会发现,向谁请教都是应该的 。
“有若无,实若虚”,意思是一个人有,但他看自己就像没有一样。他不因自己拥有而自满,依然保持谦虚,怀着空杯心里去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这是一种真实的、敢于认识自我的态度。
颜回是孔子最心爱的学生,子贡,曾子都对他非常推崇,他依然能够做到“有若无,实若虚”。那些外在的名声并没有压垮他,并没有成为颜回的负担,极高的学识也没有他当成标榜的资本,他似乎将这些东西化作了自己内在的一部分,这就叫“有若无,实若虚”。
“犯而不校”,是说哪怕别人冒犯了颜回,颜回也只是笑一笑便过去了,不会还击,也不会计较。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名声没有那么在意,他怎么会怕“黑粉”?“黑粉”冒出来骂他、诋毁他,他也不会放在心上。本来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偶尔听一听其他的声音,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正因颜回到达了“犯而不校”“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才能如此举重若轻。
曾子的这一段话是非常得体的。颜回做的这件事情,从佛家的角度叫“无我”,从儒家的角度叫“谦和”。
为什么“谦”与“和”要合在一起用?因为一个人内心能够做到“谦”,对外才能做到“和”。如果一个人总是很傲慢,有多余的棱角和锋芒,看谁都不顺眼,过分执着于某个名头,刻意追求与众不同,那么他跟谁都无法和气的相处。谦是无法伪装的,假意谦虚,人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一个人只有真心的看淡名声、地位、头衔,不觉得自己现在的成就、学问和名号有多了不起,才能够做到谦逊,才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这就是谦和。
曾子如此怀念颜回,可见他的境界也不低。他看得懂颜回好在哪里,普通人则缺少曾子这种对于美德的洞察力。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说:“可以托付孤儿,可以托付江山,生死关头临危不惧的人,这是君子吗?当然是君子了。”
曾子有很多金句。不同于孔子的其他学生,他说话总是给人一种荡气回肠、掷地有声之感。
曾子和其他人的生命状态完全不一样。颜回总是那么温和平静,那么低调内敛,却又怡然自乐。颜回是修道之人,庄子在写文章的时候,经常拖颜回之口,用颜回和孔子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子贡是一个好奇心比较重的人,喜欢问问题,喜欢和孔子探讨。子路是一个莽撞直率的人。曾子是一个内心澎湃的人,他心怀天下,说的话比孔子说的更宏恢宏、更有力。
“可以托六尺之孤”按古代尺寸,六尺大约是一百四十厘米,孩子长到这么高的时候,是最难托付的。刚出生的婴儿,很多人都愿意收养,因为孩子没有记忆,还能如同亲生子女一样培养。孩子长大成人,自己都能够养家糊口了,也就不需要托付了。最难托付的,就是身高“六尺”的孩子。这时候,孩子的身心还未真正成熟,却又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脑海中刻下了此前关于家庭的记忆,并且即将进入青春期,进入最叛逆的时候。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意思是有人非常值得信赖,我们甚至能够放心的将这个时期的孩子托付于他。
“可以寄百里之命”,在春秋时期,方圆一百里差不多是一个小国的面积。曾子说,能够安心的把一个国家托付给这个人。我们可以想想看,这个人需要多大的气魄,多大的才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大节”至少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安国家、定社稷,这是关于国家大事的。第二种理解是,一件事情与生死相关,就一定是大节。比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被逮捕之前,他完全是有机会离开的,但是他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就是设问:这样的人是君子吗?
最后,他肯定的回答,这当然是君子。
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
犯而不校意思解释: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近义词:
1、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gān)
不去擦别人吐到自己脸上的唾沫,而让它自己干掉。形容逆来顺受,受了侮辱毫无反抗。
2、逆来顺受(nì lái shùn shòu)
逆:不顺。对外来的压迫或不公正的待遇采取顺从忍受的态度。
3、委曲求全(wěi qū qiú quán)
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了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犯而不校反义词:
1、针锋相对(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针尖对针尖。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动进行回击。
2、以眼还眼(yǐ yǎn huán yǎn)
比喻采取对方所使用的手段来报复对方。
犯而不校例句:
1、对那些以欺人为快乐之本的人,决不可犯而不校。
2、高老太爷听说有些年轻学生在外面印报纸,散布谣言,专跟他作对,在他看来,这简直是犯而不校,目无君长了。
3、像他这样宽宏大量、犯而不校的人是不多见的了。
4、要宽大为怀,对此事应犯而不校。
5、高老太爷听说有些年轻学生在外面印报纸,散布谣言,专跟他作对,在他看来,这简直是犯上作乱,目无君长了。
6、面对同桌的挑衅,我犯而不校,他慢慢地也没兴趣了。
7、昔者吾友,以牙还牙是直道,有若无,决不可犯而不校。
8、博大是犯而不校的宽容,博大是以德报怨的情怀,博大是兼济天下的心灵。
9、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10、对那些以欺人为快乐之本的人,决不可犯而不。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是什么意思
犯而不校的解释别人 触犯自己也不 计较 。《论语·泰伯》:“ 曾子 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潘尼 《安身论》:“故远绝荣利,知争竞之遘灾也;故犯而不校,知好伐之招怨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保》:“ 保 自此爽然若失, 幡然 而悔……见人谦抑巽顺,犯而不校,卒为善士。”亦作“ 犯而勿校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 凶手 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 念旧 恶’的格言。”
词语分解
犯的解释 犯 à 抵触,违反: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 冒犯 君王 或尊长的 威严 )。犯讳。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犯人。罪犯。 侵害,进攻: 侵犯 。秋毫无犯。 触发,发作:犯病。犯愁。犯疑。 做错事情:犯 错误 。 不校的解释 不计较。《论语·泰伯》:“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邢昺 疏:“校,报也。”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诗:“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 章炳麟 《蕲黄母铭》:“母一意教 侃 ( 黄侃 ),忍訽
意思是: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出处《论语·泰伯篇》——春秋·孔子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扩展资料
1、《论语·泰伯篇》阐释道理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2、《论语·泰伯篇》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好了,关于“犯而不校的意思”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犯而不校的意思”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