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的意思和典故_上善若水的意思和典故图片
上善若水的意思和典故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1.上善若水的典故出处在哪里?
2.上善若水的意思和典故
3.上善若水含义是什么意思
4.上善若水的意思解释和典故
5.上善若水 , 厚德载物 , 是什么含义 ? 出自哪里 ? 请问它的典故 ?
上善若水的典故出处在哪里?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的。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六曰透明。
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七曰公平。
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当然,以上只是水的部分优秀品格,还不是全部。但是,不论水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其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才是真正的“上善”。
“厚德载物”是《易传》中的话,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至于厚德载物,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交易。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就叫做“德”。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而你都不要求回报,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称作德高望重了。
再说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处世方法就象水一样,水是怎样的呢?水善利万物,也就是水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
但是老子认为这还不够。老子接下去说,处众人之所恶。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所恶的是什么呢?是低位。所以处众人之所恶讲的是要处于低位,也就是讲的是谦虚谨慎。所以你不但要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还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以为人家受了你的恩惠,你就趾高气扬的了。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就“几于道”。也就是获得了接近于道的处世方式了。
补: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 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上善若水的意思和典故
上善若水的解释:最善良的人有如水的品德。拼音shàng shàn ruò shuǐ。
释义指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后也用来赞美人的无私奉献和宽厚、包容、谦卑的高尚品德。
出处先秦·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上善若水”。
用法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示例唐·顾况《宜城放琴客歌》:“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
清·谭莹《何药圃诗钞后序》:“又闻先生道匡雅俗,行彻幽明,与物为春,上善若水,周流忘念,才操不群。”
上善若水造句
1、所以圣人都讲,要学水,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人像水一样的柔软,它能利万物而不染,而不辞。
2、人无常在,心无常宽,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
3、前者入世,其无论释道,皆不畏万难,诚至金开,布施仁德,使天下上善若水,万民得福,两教殊途而同归也。
4、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
5、沈秋雨道,上善若水,兵无常形亦如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含义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释义是: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典故相关内容如下:1、上善若水的典故出自《老子》,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
2、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上善若水的造句
1、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能屈能伸,上善若水。
2、他的性格就如同上善若水一般,温柔、包容,深得大家的喜欢。
3、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莫过于上善若水,像水一样包容万物而不争。
4、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能够包容万物,与世无争。
5、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上善若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强调水的柔韧和包容。
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善若水是一种崇高的品质,代表着一种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智慧。
7、人生如水,应该像水一样自由自在,上善若水。
8、我们要学习水的品质,做到上善若水,与人为善。
9、他的行为举止总是那么上善若水,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和自在。
10、真正的智者应该具备上善若水的品质,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处变不惊。
11、在困境中,我们应该像水一样坚韧不拔,上善若水。
12、学会上善若水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宁静和宽广。
13、上善若水是一种高深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修炼和追求。
14、只有像水一样柔韧不拔,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前行,上善若水。
15、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习水的品质,做到上善若水,让人感到舒适和自然。
上善若水的意思解释和典故
有关上善若水含义如下:上善若水指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后也用来赞美人的无私奉献和宽厚、包容、谦卑的高尚品德。
成语出处
先秦·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上善若水”。
成语故事
孔子十分仰慕老子,他曾多次对弟子们说老子博学而睿智,不仅博古通今、通晓仁义礼乐之道,还能传授人提升德行修养的要领。孔子对老子怀着崇敬之情,他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亲耳聆听老子的教诲。有一次,孔子终于成行,得以拜会仰慕已久的老子。老子见孔子和弟子们千里昭昭来拜访自己,非常高兴地接待了他们。
他和孔子一见如故,谈经论道,并兴致勃勃地带着孔子去拜访了周朝大夫长弘。长弘擅长音乐,他的演奏让孔子如痴如醉,他还教给了孔子许多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让孔子受益匪浅。 老子又带着孔子观看了周朝的祭祀大典,给他一一讲解周朝的祭祀礼仪,使孔子很受益。孔子在老子的陪同下待了很多天,他感到不虚此行。
老子不仅儒雅好客,还将很多学问和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孔子,给予孔子很多做人、处事、为学的忠告,并谦虚地与孔子探讨。一晃很多天过去了,孔子不得不依依不舍地辞别老子。老子送别孔子一行,一直送到了黄河岸边。孔子站在岸边,看见河水滔滔不绝,朝着远方奔去。
他触景生情,觉悲伤地感叹道:“时光是多么易逝啊,而人生又多么像这眼前的流水。黄河水昼夜不停地向远方奔去,时光也是日夜不停地在飞快流逝,我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想到时光如水,就禁不住会悲伤,人生实在是太短暂了!”
老子听了孔子的感,就说道:“人生和天地万物,既然同属于自然,那人生必然也就逃不过自然的法则。人要经历婴儿、孩童、少年、壮年和老年这些不同时期的成长和变化,就像一年中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交替一样,这些都是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你这样忧愁,不过是徒增烦恼啊!”
孔子听了赶紧解释说:“我并不是为我个人的人生而忧愁,我是忧天之大道和仁义礼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践行和实施。天下纷争、战乱不止,我们的国家还没有治理好,而时光又流逝得那么快,所以我才觉得人生太过短暂,使我不能对这个社会和人民多做一些贡献。”
老子听后就劝慰孔子道:“你要明白人力是有限的。你看天地,人力难以推动它运转吧,但天地却可以自行运转和发展;你看太阳和月亮,它们也不需要靠人力去点亮,就能辉耀天地;你看天上的星星繁多,虽无人给它们排列顺序,但它们却星罗棋布,井然有序。
你看天地间的飞禽走兽、草木虫鱼,它们皆不是由人力而制造的,却能够自然出生、自然成长。这些全是自然之力所造就的啊,人力能做到这些呢?就连人的生老病死和荣辱成败,都是由自然的法则在主宰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顺应自然之规,遵守自然之道,那么国家就可以依照自然的法则而自治。
人也可以依照自然规律而自正,何须我们津津乐道于礼乐、噪碟不休地以礼乐去倡导仁义呢?强行以礼乐之道去倡导仁义,是违背人的本性、与自然规律相去甚远的做法!那就好比是敲着响鼓去追赶逃犯,你把鼓敲得越响,那逃犯就会跑得越快越远啊!”
过了一会儿,老子指着黄河水,对孔子说:“你何不以水为师,学学水的大德呢?”孔子看着黄河,问道:“水有何德?我该向它学些什么呢?”老子说:“这世上最完美的大德上善就像水一样,具备水所有的品性。水滋润万物却不和万物争高,人和树木朝着高处攀爬生长,水却独自朝着河谷、坑洼的低处流滴。
所以江河与海洋可以容纳百川,成为河谷中的王者。它看似居于低位,却具备与世无争的谦卑之德,能承载、能包容;它看似柔弱,却具备百折不挠的柔德,能滴水穿石、以柔克刚!”孔子听了老子的话,恍然大悟道:听您一席话,我茅塞顿开。
众人都急争上游,水却独处低位;众人都去占据安全、平稳的地势,水却勇赴险滩;众人都向往洁净、远离浑浊,而水却包容混沌与污浊。水所选择的尽是人所厌恶弃绝的,与万事万物相让不争,这原来正是上善若水啊!
成语寓意
水利万物,生发万物,滋养万物,却一无所争。水清洗污移,涤除垢渍,接纳令人厌恶的腐臭烂淤而无恨无怨。水的品质几乎和道一样尊贵,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老子将水当作最高尚的人格的写照,并告诚人们,说话做事要如流水一般善于引导别人、潇洒脱俗、悠然自得。
作为统治者,施行政务时要如水一般放低姿态,要具备水滴石穿的精神,逐渐使政令深入人心,要以柔制刚,而不是使用强硬手段逼迫民众听从支配。水有灵性,知道应该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绝对不会和人争斗,如此一来,不仅成全了他人,而且也保护了自己,所以就不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嫉妒及仇恨。
上善若水 , 厚德载物 , 是什么含义 ? 出自哪里 ? 请问它的典故 ?
“上善若水”这个词大家都听过,却鲜有人知道它的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上善若水的意思解释和造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意思: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解释:
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出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道德经》
影响: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并对孔子有重大的影响。孔子:“水有九德,是故君子逢水必观。”
《孔子家语·三恕》:“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循其理,此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
《荀子·宥坐》:“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
成语典故: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周易》中也有坎卦(坎为水)与此义相同!
成语作者: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期),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一说涡阳)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室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过两份手抄本帛书《老子》(《道德经》)。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的字面含义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
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好了,关于“上善若水的意思和典故”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上善若水的意思和典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